北京互联网法院:案款收发全年平均时长仅有2.81天

Connor 火币app下载 2022-11-28 209 0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徐慧瑶

互联网特色的数字执行成为人民群众感受到便利、便捷的互联网司法路径块链智能合约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瑞罡介绍,该院通过打造区块链智能合约“一键立案”、二维码交纳执行案款、一键智能发还案款、线上执行财产线索接转中心等,助推执行质效大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便捷、优质、普惠的司法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块链智能合约

区块链智能合约“一键立案”,即为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嵌入调解书,实现调解协议的自动执行立案块链智能合约。截至2022年10月3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完成智能合约案件上链168件,实现“一键立案”141件。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首例区块链智能合约案件中,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告知原、被告双方,如被告在期限内未履行义务,将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实行自动执行。调解书生效后,该案的当事人端、法官端均出现“智能合约”字样以区别于普通案件。

“如双方确认履行完毕,就会触发生成履行情况报告,履行结果上天平链存证块链智能合约。如果双方确认未履行完毕,原告点击‘未履行完毕’按键,该案件直接进入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执行立案中。通过立案庭审核后,立案成功进入执行系统。”执行局副局长崔丽萍介绍。当事人信息、执行申请书、执行依据不需要人工填写上传,均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自动抓取,一键执行立案。

利用自有的电子诉讼平台升级案款发还系统,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发自动抓取录入案款发还信息功能,实现一键智能发还案款块链智能合约。“这一方式能够有效规避账户填写错误造成的无效发还,减轻法官、助理输入、核验发还信息的负担。”崔丽萍说。据了解,每笔案款发还从原来的三分钟缩短到20秒,案款发还准确率达100%,案款收发全年平均时长仅2.81天,刷新了全市案款发还时长的最短纪录。

此外,“二维码交纳执行案款”解决了交款方式单一、流程繁琐的问题,为当事人带来指尖上的便利;“线上执行财产线索接转中心”依托官方网站、短信信息向申请执行人送达执行财产线索的提交方式;当事人通过电子诉讼平台,电子邮箱、12368司法服务热线、专线电话等方式均可提交财产线索;财产线索线上管理机制,实现执行线索登记、流转、监督、反馈闭环管理,确保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底数清、情况明块链智能合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