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救亡运动的杜月笙不留上海也不去台湾,背后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1937年8月13日,日本鬼子悍然发动进攻,上海成为世界瞩目的战场法币金圆券。时任中国红十字协会副会长的杜月笙积极支持抗战。四行孤军急需要大饼、干粮。杜月笙一声令下,收集两万个大饼给四行孤军送过去。还应前线的要求,捐赠了大量的军用装备,比如军用汽车,装甲车,军用电话,打报机等等。当时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潘汉年跟杜月笙联系,说军队在山西作战急需要防毒面具,而造不出,杜月笙二话没说买了一千具荷兰进口的防毒面具送来。
做了这么多事法币金圆券,然而不久杜月笙却突然去了香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早在淞沪会战结束之前,日本鬼子就开始拉拢杜月笙,1937年底战局恶化,上层为了防止三大享的势力被日本人所利用,极力劝说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三人一起去香港法币金圆券。其实杜月笙早就离开到香港去了,他不想跟日本人合作,不想当汉奸。因为在上海进行情报活动,包括锄奸,暗杀汉奸,有不少就是杜月笙指派手下干的。
打败日本鬼,战争胜利以后,杜月笙回到了上海,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在上海滩重新叱咤风云,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杜月笙还是杜月笙,而上海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上海了,租界成为了历史法币金圆券。这意味着周旋于租界与华界的杜月笙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托,更让他感到失望是没有对他加以重用。
此后,少壮派又想他连开了两刀,让他彻底清楚知道自己在上海滩已经雄风不再法币金圆券。
展开全文
1946年战局越打越乱,由于法币贬值,物资缺乏上海粮价直线上升,此时矛头直逼杜月笙的总管,时任米业公会理事长的万墨林,说他哄抬米价大发横财,并称之为米蛀虫法币金圆券。高层以投机倒把的罪名将他扣押。
其实谁都知道扣押万柏林实际是敲山震虎,而这虎正是杜月笙法币金圆券。
万墨林
然而就在把万墨林放回不久法币金圆券,杜公馆再次有人被抓,这次抓的又是谁呢?
1948年8月13日,南京政府下了一道经济处置法,实行所谓的币制改革,强令民间持有的法币及所藏的金银外币一律交出,兑换成银行发行的金圆券,以抑制通货膨胀,并提出严格限价,不准屯积居奇等措施法币金圆券。
1948年的夏天,建丰奉他父亲之名以经济督导员身份来到上海,他的使命就是到外滩的主持这场推广金融金圆券的币制改革法币金圆券。
8月19日,建丰把杜月笙的三公子杜维屏抓了起来,理由是违反经济法令,乱炒股票,场外交易,其实这是很小的一个事情法币金圆券。当上海的报纸全部头版头条登出杜维屏下狱这个消息的时候,全上海震惊了。抓杜维屏的原因是要给全上海的人看,杜先生的儿子我都能抓,我都敢抓。
儿子被抓,上海大亨杜月笙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法币金圆券。找到建丰说老虎打得,扬子公司的孔家这座冰山只怕搬不动。建丰这个人还是有点六亲不认,就找到了孔令侃,看到扬子公司囤积货物,就要抓人。孔令侃一看这个表兄弟六亲不认,就去找了他的小姨妈。后来也有点扛不住了,这才不得不释放杜维屏。而杜月笙经过这两件事后渐渐地意识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不再安全了。
与此同时,我上层对杜月笙的去留也非常关注法币金圆券。在一份电报指出杜月笙代表上海资产阶级,希望挽留他。杜月笙思量再三,决定既不留在上海也不去台湾。
不敢留在上海,是因为他怕杀害汪寿华这件事如果被翻出来,他是要人头落地的法币金圆券。这个才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最大的顾虑,所以决定离开上海。
而不到台北去,是再也不愿意再充当那边的走狗法币金圆券。两次拿他开刀让他心如死灰,所以最终他选择去了香港。
1949年4月底既没有杜月笙举家前往香港,此后一直郁郁寡欢法币金圆券。1951年5月,杀害汪寿华的两名杀手被处死。听到消息后,杜月笙喘急骤然爆发。
三个月后,上海的几家报纸登出了简短的讣告:老先生于1951年8月16日下午5时在香港坚尼地台18号寓所寿终法币金圆券。
此前,杜月笙曾对众人说:我去后带我回上海,我想葬在高桥父母身边法币金圆券。
对于杜月笙的评价,曾经担任高官的官员这样说道:在中华民族存亡继绝的严重关头,杜月笙以民族大义为重,奋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是难能可贵的法币金圆券。从总体上看,杜月笙在这一时期对上海乃至全国的抗战是功大于过,有所贡献。不宜因存在着某些阴暗面和消极面,而对这一时期的杜月笙加以全盘否定。
【关注汪寿华被杜月笙所杀的始末可以关注本号法币金圆券,关注内容更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