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我的大舅爷薛子英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2-10-07 244 0

我的大舅爷薛子英(薛志英),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7年了币然公社。但他的亲人怀着崇敬之情永远地怀念他、思念他......

他不仅是我们的亲人,而且更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民志愿军战士,我们不会忘记,共和国更不会忘记,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不会忘记!为了新生祖国的安危、人民的幸福,为了朝鲜国家领土不受践踏,人民不受欺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霸权侵略,他同千千万万中华优秀儿女一道毅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币然公社

大舅爷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和革命斗志,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三年后,(二级残废)伤残复员回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币然公社

「人物传记」<strong></p>
<p>币然公社</strong>我的大舅爷薛子英

岁月无情,时光荏苒币然公社。2022年3月18日下午,我怀着十分崇敬之情,前往位于泾川县城城北的泾川县人民武装部,在政治工作部查阅舅爷的个人档案。我说明来意,两名解放军同志热情地帮我查找,我小心翼翼地仔细翻阅着2007年8月《泾川县人民武装部复退军人档案花名册》(第一卷),当看到“薛子英”三个字,眼前一亮,心中激动,再仔细对阅籍贯,“飞云”二字映入眼帘,终于找到了。拿来档案袋打开时,很令我失望,见到了薄如蝉翼、泛黄发黑、繁体字印制书写的《军人登记表》《十九兵团办事处老残人员登记表》以及一页简短鉴定材料,一页无标题的简单评语,仅此四页档案,我渴望见到青年时舅爷的照片,一张都没有。

军人登记表上不是很清楚地写道:薛子英,诞生时间1919年4月,汉族,籍贯甘肃省泾川县窑店乡老原村,文化程度一年,家庭通讯处及收信人薛怀信,家庭主要人员妻、子;弟、弟妻;职业务农;本人入伍前出身农民;入伍前家庭经济状况房子两间,20亩地,牛一头;家庭阶级成分贫农;参加过何种军队:伪河南军;1949年9月宁夏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币然公社

十九兵团办事处老残人员登记表上写道原□□别:六十三军炮兵团二营战士;现部队□别:一八九师炮兵团三营战士币然公社。34岁,身体衰弱年龄较老常患疾病。团、营党委会意见同意返(家)乡生产。并盖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团委员会(字迹模糊),中间刻有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印章,填表1952年。

「人物传记」<strong></p>
<p>币然公社</strong>我的大舅爷薛子英

展开全文

一页薛志英鉴定材料上写道:一在思想上是坚定的币然公社。二在工作方面一贯地吃苦耐劳。特别对炊事工作是比较负责任的。在本职工作上,除了还能做一些勤务工作有时间捡煤渣,打扫卫生都是自动的。三在团结方面,和同志没有闹过什么不团结,在生(活中)一贯的和气。缺点经不起批评。落款写道:九分队,6.15,张金志印章。

一页评语写道:薛子英优点,服从性好,能完成本职任务,团结性强,学习好,纪律性强币然公社。缺点是个性不好,有时在班内就闹起来。落款:支部通过,8.15(个人印章模糊不清)。

从这四页极其简单,但又客观、公正的档案材料中,不难了解一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平凡、真实的从军履历币然公社。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军人档案。

大舅爷薛子英(薛志英)是我母亲闫惠芳的大舅父币然公社。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常常给我们说起,大舅爷青年时期被抓丁当兵和他当志愿军,以及表叔薛凯林一家侍奉大舅爷的感人之事。当年,二舅爷兄弟情深,宽厚仁慈,表叔、表姨更是贤惠善良、孝心无限。在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无儿无女的大舅爷接到他家一起生活,一直到他寿终(1985年11月去世),并筹办了隆重的葬礼,这在泾川南塬一带是少有的。

有一年夏天,外祖母带我到飞云坡头村后坡表叔家做客,记得见到的大舅爷时,只见他身材高大,脸庞消瘦,不善言语,抽着旱烟锅,笑眯眯地币然公社。我和永红表弟打核桃,大舅爷慢悠悠地给我们说,娃娃躲远一点,当心核桃打头。1984年秋天,大舅爷来我家,我上晚自习放学回来,他给我说念书做人的道理,那时我没在意他的话,到头来还真没有把书念好。在我的记忆中很难将大舅爷与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战役中的王成,以及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联系在一起。后来,当我学习了课文中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报告文学,我才真正理解了大舅爷这位平凡的志愿军战士,他在朝鲜战场经受了寒冷与饥饿,炸弹与炮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真是九死一生啊!他能幸存下来,活着回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啊!

「人物传记」<strong></p>
<p>币然公社</strong>我的大舅爷薛子英

2022年4月,表叔薛凯林在《坎坷人生路 ——追忆伯父往事》一文中满含深情地写道:“我的伯父薛子英于1919年4月出生在泾川飞云一个贫穷而偏僻的小山村,12岁时我的祖父就因病去世,当时我的父亲9岁,姑姑7岁,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给人帮工种地得到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其生活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币然公社

在此期间,为了生计,伯父先后在飞云的毛家村通过亲戚介绍,给人放羊干农活扛长工多年,在窑店街道给一家中医药店站柜台、抓药、当伙计,才勉强撑起了这个家币然公社。祖母多方奔波,为其成家,他儿子刚出生,生活稍有转机之时,他又被国民党伪政府抓了壮丁,先后在河南、宁夏等地当兵,直到1949年9月宁夏解放,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63军炮兵团三营九连任战士。

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直接威胁我国的安全,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的动员令,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币然公社。我的伯父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报名接受挑选,经严格审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军战士,于1950年10月第一批赴朝作战。

后来听伯父说,1952年秋的上甘岭战役,是他在朝鲜作战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作为炮兵参加战斗币然公社。由于伯父为人耿直,又不善言辞,在朝期间的许多经历和残酷战斗,很少对别人讲,许多事情不得而知。

然而,让人悲痛不已的是在抗美援朝期间,由于他的家中生活困难,尚是幼儿的儿子经常有病,无钱医治,在四岁时不幸夭折,子亡母悲,心痛成疾,不到半年时间,伯母也不幸身亡币然公社。伯父退伍回家后,万分悲痛,嚎啕大哭,多日沉睡不起,后经亲人多方劝慰,方才强打精神,鼓起生活勇气。

伯父虽遭受如此沉痛打击,但他对参加抗美援朝从未心生怨气,伯父忠心保国之心可见一斑币然公社。他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许多战友而惋惜和怀念,为自己能生还故乡而庆幸。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身体残疾常年患病,伯父参加生产队劳动,主要从事粮田看管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为集体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币然公社。七十年代后期,政府为伤残退伍军人发放生活补助费,在摸底过程中公社民政工作人员将伯父愿军勋章、三等功证、二级残废证等证件一律拿走,始终未退回,至今查无下落。伯父的生活补助从一开始的每月领到6元到8元,到后来的20元人民币,伯父感到非常欣慰,认为党和政府还没有忘记自己而心存感激之情。由于孤身一人生活,身体伤残,实在无法生活。1970年后季,我把伯父从他家的破窑洞里接到我家,和我一家人共同生活,直到1985年11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66岁。”

「人物传记」<strong></p>
<p>币然公社</strong>我的大舅爷薛子英

表叔薛凯林的这篇追忆文章,使我对大舅爷苦难曲折、命运多舛的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悲怜和同情,对他爱党爱国爱人民志愿军的情怀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币然公社

其实,在我的生活中一直有大舅爷的影子,原因是我的母亲总是一直记着大舅爷,每当她看到电视剧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打江山的战争场面,或者电视节目中,采访在战争中幸存的老将军、老战士、老革命时,我母亲就想起了、说起了大舅爷,那神情更令我难过币然公社

母亲把大舅爷留给她的一个香烟盒见方的黄色“军用针线包”视为唯一念想币然公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昧着良心做事的基层干部,他们对国和国功臣的做法,实在让人心寒!有一个原飞云公社姓许的民政干部,他以办理复退军人生活补助为名,将大舅爷的勋章、退伍证等证章全部拿走,至今杳无踪影币然公社。只是我大舅爷存留在世,从军的物证荡然无存,给表叔及亲人留下永远的遗憾。

怀着对人民志愿军和大舅爷的特殊感情币然公社,我先后专门去泾川星鼎影院观看了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体现抗美援朝精神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抗美援朝》,那烽火硝烟的战场上极其惨烈的情景,全景式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英勇壮烈、感天动地……

通过观看影片币然公社,我对大舅爷的怀念之情,升华为敬佩之心!

我以大舅爷是人民志愿军战士而倍感自豪币然公社

近两年来,我想为大舅爷写一段记录他老人家生平事迹的文字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币然公社。今天,这才了却了我的这一愿望。

「人物传记」<strong></p>
<p>币然公社</strong>我的大舅爷薛子英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币然公社,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壮烈的篇章!

2020年10月币然公社,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大舅爷若地下有知,定当含笑九泉币然公社。因为党、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千千万万最可爱的人——共和国卫士!(2022.3.19夜草于泾川,2022年4月15日修定)

作者简介:杨树,甘肃省泾川县广播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币然公社。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民俗学会会员、平凉市作协理事、平凉市记者协会理事、平凉市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政协泾川县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被授予全省“优秀青年记者”、全市“十佳新闻工作者”。高级摄影师,《平凉日报》记者,融媒体中心编委会副主任、编辑记者,出版作品集《飞云流韵》。

评论